政务信息
- 我市积极创新“小巷管家”新模式
按照市委市政府"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要求,我市自2018年起,在全市推广建立"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全市249个街道及试点乡镇共招募35950名"小巷管家",各区累计培训4万余人次,上岗巡访时长454万小时,累计处理解决事项56.8万余件,其中随手解决事项47.2万件、上报协调解决事项9.6万件。2018年,全市评选出231名优秀"小巷管家"作为先进典型。
2019年,各区、各街道乡镇结合地区特点和工作实际,在队伍建设、管理方式、工作模式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创新。顺义马坡镇、朝阳区联合美团外卖,邀请美团骑手加入"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队伍,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将日常送餐与社会面巡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城市问题。朝阳区设立了"朝阳群众管城市"微信公众号,市民关注公众号后,可在任何时间、地点,拍照、上传、一键反映身边的城市管理问题,并在48小时内看到问题解决结果。市民也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上注册成为"小巷管家",参与城市治理。通州区玉桥街道引入北京绿色啄木鸟志愿服务中心,负责街道小巷管家的招募、培训、管理、活动开展等工作,定期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表扬先进、宣讲经验。平谷区兴谷街道将"小巷管家"充分融合到街道现有工作,进入网格化管理模式,目前,环境管理、环境秩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违法建设、大气治理、防火防汛、安全保障等工作的部分内容都已纳入"小巷管家"与网格化管理模式中。大兴区城市管理委联合城指中心,就"小巷管家"与网格员如何发挥1+1>2的问题进行对接,对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报问题、处置问题的工作机制进行研究,理顺工作关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实现环境治理由大街、小巷向社区(村)、楼门(户)延伸,彻底解决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各区创新"小巷管家"工作方式,有效助推环境建设管理,为首都城市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