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管理委2018年度市政府绩效任务前三季度进展情况一览
序号 |
年度任务 |
进展情况 |
1 |
开展城市管理领域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梳理城市管理领域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
按照国务院及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对我委起草或实施的3项地方性法规、13项政府规章进行了清理,其中涉及到军民融合发展的政府规章1项,我委向市政府法制办提出了保留意见。 对以我委或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名义印发的172 件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向市发展改革委反馈清理意见。 开展城市管理领域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汇编编纂工作,委托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组成工作小组,收集、梳理国家和本市与我委职责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正在梳理文件目录。 |
2 |
抓好年度我委依法行政工作的推进落实。 |
印发我委《2018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及任务分解》和《2018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对2018年的依法行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将依法行政和法制宣传教育重点纳入2018年首都环境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在细则中明确监督考核机制。 召开“《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导则》专家评审会”和“长安街环境景观整治提升三年方案专家座谈会”,我委相关业务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及相关专家参加会议。 目前,对以我委名义印发的10个行政规范性文件和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的7个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查;无行政诉讼案件。 |
3 |
拟定城市管理领域地方标准和规范,组织监督实施。 |
9月6日,完成《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维护规范》的报批。9月10日,完成《农村地区公厕、户厕建设基本要求》的报批。9月20日,完成《安全生产等级评定规范 第46部分: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运行维护单位》的报批。 |
4 |
创新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在新型城镇化、投融资体制机制等方面迈出更大改革步伐。 |
结合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着眼精细化管理,将《创新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列为我委2018年度重点调研课题,组织相关人员赴国内其他城市调研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相关情况,认真分析上海、杭州、东京等国内外大城市管理体制情况,总结提炼我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成功经验,梳理存在问题,开展《创新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研究》的研究。 |
5 |
制定2019年首都环境建设市级重点项目及项目资金预算方案。 |
初步遴选2019年环境建设市级重点项目,8月15日已经委主任专题会讨论通过,8月30日与市财政局开会进行沟通,正在委托第三方机构审核项目预算。 |
6 |
组织实施2018年度环境建设重点项目。 |
在上半年6个环境建设重点项目开工的基础上,三季度新开工2个项目,分别为:通州区环球影城周边区域—张家湾镇和长安街延长线(通州段)(二期)。目前,已有8个环境建设重点项目开工。 |
7 |
开展六条铁路沿线环境调查。 |
完成京津城际、京广高铁、京沪线三条铁路沿线环境调查,已形成初步成果,计划四季度完成剩余三条铁路调查工作以及全部调查成果的后期修订完善工作。 |
8 |
组织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城市环境保障工作。 |
9月份,向首环建管办成员单位和各区环境建设管理办印发《关于做好中秋国庆环境保障的通知》,要求从环境卫生、景观布置、秩序管控等6个方面做好保障。 |
9 |
印发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工作动态。 |
截至9月底,编发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动态19期,其中普刊8期、专刊11期。 |
10 |
全力做好国家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服务保障工作。 |
圆满完成中非论坛的运行保障工作。 |
11 |
定期开展环境建设综合检查,年度组织开展环境建设考核评价。 |
1-9月,组织8次专项检查,市级台帐曝光环境问题7661处,完成处置7648处,处置率为99.83%。现场抽检点位863处,整治达标849处,整治达标率为98.38%。 |
12 |
开展首都环境建设满意度调查。 |
截至9月,已完成2次城市和农村环境建设满意度调查、首都环境建设社会公众满意度电话访问调查,第三季度的调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10月中上旬完成并通报结果。 |
13 |
深化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完善市级管理平台和市区街三级监督指挥体系。 |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要求,将《关于深化网格化城市管理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意见》的关键内容纳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文件中,已经市政府领导审定,拟提请市委常委会讨论审议。 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政务信息整合共享的要求,开展云平台设计研讨,研究整体设计思路和功能架构,梳理工作流程和业务功能工作,讨论研究重点业务应用场景;梳理目前市级平台、案件中心库和联机分析系统中已有的查询功能、统计指标等。编制完成北京市网格化城市管理云平台(一期)设计方案和项目申报材料,报市经济信息化委前置评审,正在按照评审要求进行修改完善。调研上海市、杭州市网格化(数字化)城市管理促进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情况。开展网格化城市管理大数据分析,推进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修订《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要求》和《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部件和事件处置》两项地方标准。 |
14 |
做好城市运行监测平台信息采集报送。 |
2018年三季度共向市政府值班室及时报送《城市运行监测平台综合信息》273篇。 按照市政府应急会商工作要求,在“中非”高峰论坛期间,每日下午6点及时报送“能源和水保障”监测信息。 |
15 |
城六区和郊区建成区、新建区域主要道路两侧的公共服务设施推进二维码管理。 |
截至目前,已完成城六区和郊区建成区、新建区域120条主要道路两侧公共服务设施二维码铭牌的安装。 |
16 |
继续开展“开墙打洞”治理、架空线入地、广告牌匾规范设置等专项工作。 |
1.组织《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指导意见》培训解读。在东城、西城等区召开《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指导意见》意见沟通会,邀请专家讲解《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指导意见》,与街道乡镇、企业代表进行现场交流并听取意见建议,参与人数400余人。深入中国海关、南方航空、国际大厦、英蓝国际、中国银行等单位现场指导牌匾标识规范设置工作。 2.加强老字号指导意见的社会沟通,修改完善发布。会同市商务委编制《北京市老字号牌匾标识设置指导意见》,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和相关单位、企业的意见建议,邀请孔繁峙、柯焕章等专家学者对该《指导意见》进行论证,拟报请市政府审定后印发。 3.建筑物牌匾标识规范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截至9月下旬,全市共规范建筑物屋顶牌匾标识10366块,完成建筑物屋顶牌匾标识重设方案专家论证2443件,完成建筑物屋顶牌匾标识重设4427块。广渠路、通惠河北路实现清零,长安街及延长线、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等主要道路取得明显进展。 |
17 |
做好户外广告牌匾标识监督检查。 |
屋顶牌匾标识规范工作办公室每月对城六区和城市副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督导,对全市重点地区、重点道路户外广告牌匾标识规范清理和日常维护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组织各区对已规范的区域、道路(大街)巡查检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首都环境建设管理“月检查、月通报、月考评”重要内容。组织各区、各企业认真排查问题并及时整改,针对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牌匾标识已整改1284处,占总量72.6%。 |
18 |
修订本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 |
已完成前期调研工作,具体包括法规规范梳理,国际国内户外广告建设、管理情况对比研究,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提炼与各区域划定,当前我市户外广告规划、建设和管理存在问题调查等工作。正在起草专业规划框架。 |
19 |
编制长安街(复兴门至新兴桥段)景观照明设计导则。 |
完成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委托合同签订工作,组织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编制工作,已经完成设计导则报审稿。 |
20 |
完成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A5景观照明初步设计。 |
参加3次副中心工程办组织的项目进展协调会,了解项目设计进展,协调工程办与建筑设计单位进行对接沟通,拟委托建筑设计单位一并承担景观照明设计。与北建院确定的景观照明设计团队建立了对接联系,先行启动初步设计,正在编制项目估算,以满足2019财政资金预算编报。 |
21 |
编制行政办公区(6平方公里)景观照明设计导则。 |
与编制单位签订委托合同。市规划国土委,副中心建设办向我委提交所请规划资料,我委将规划资料移交编制单位,共同开展研究编制设计导则工作。编制单位完成设计导则初稿并开展征求意见等工作。 |
22 |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副中心智慧城市试点。 |
行政办公区启动区智慧路灯建设已经完成现场基础和配电施工,已进入路灯杆安装阶段。宋梁路主路12米路灯杆和非机动车道6米路灯杆已安装调试完毕并全部亮灯试运行,其他道路灯杆正在加紧生产。 我委已与市路政局、市经信委、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和3家建设单研究启动区路灯设施的移交及管理维护机制。 |
23 |
组织开展年度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与老旧小区公共区域综合整治工作。同时,在城市综合整治工作中使用环保达标材料。 |
核心区615条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已全部进入实施阶段,史家胡同、群力胡同等63条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基本完成,深入开展街巷拆除违法建筑、开墙打洞治理、建筑物外立面整饰及架空线入地与规范梳理等整治提升工作。配合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对各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进行调研,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继续研究制定本市老旧小区资金补助政策。 配合做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加装电梯工作中地下管线的综合协调。 |
24 |
完善街巷长制,发挥小巷管家作用,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以背街小巷为重点的精细化管理。 |
全市在1.9万余条大街小巷选派街巷长1.49万名。十六区计划招募“小巷管家”17898名,已完成招募19838名。9月18日、20日,召开2次街巷长、小巷管家观摩交流会,邀请东城区、西城区的部分街巷长与小巷管家代表同与会人员进行工作交流,为做好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
25 |
继续开展“开墙打洞” 治理、架空线入地、广告牌匾规范设置等专项工作。 |
核心区电力架空线入地任务60公里,已有29条道路(31公里)完成管道建设,占年度计划任务总量的52%,其余20条道路(29公里)在施。 |
26 |
推进“厕所革命”,完成580座各类公共厕所改造升级。 |
目前,草厂九条7号与22号、南营房北部团结大院3号旁等103座完工投运,开工、在建公厕186座,剩余211座的改造将逐步启动。 |
27 |
有效管控裸地扬尘、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和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减少扬尘污染。 |
持续开展渣土运输的联合督导、工作例会、考核评价、案件移送和联合惩处等工作。1-9月,开展联合督导、联合执法检查1849次,下达督办通知单144件,召开工作例会通报考核结果10次,移送违规线索3137条,处理率达96.75%,全市处罚渣土车辆16128台次。指导房山区、海淀区、通州区、朝阳区、石景山区、丰台区对乱倒乱卸渣土的,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等30名嫌疑人进行了刑事拘留。9月26日,召开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地方标准修订工作第三次征求意见会。 |
28 |
2018年,全市城市道路“冲、扫、洗、收”新工艺作业覆盖率达到89%以上。由市城市管理委进一步健全完善对各区道路尘土残存量的考评办法,并定期通报结果。认真落实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
继续强化城市道路冲洗作业,加强冬季午间洗地和非冬季道路冲洗作业,组织开展道路尘土残存量监测,1-8月共检测城市道路720条,道路尘土残存量均值为11.8g/m2,同比下降14%。 定期向各区通报环境卫生检查及道路尘土残存情况。累计启动重污染应急预案8次21天,出动作业人员87.9万人次、作业车辆9.2万车次,道路作业用水量54.5万吨,增加清扫保洁作业频次,减少道路扬尘。同时,更新2018年空气重污染应急响应重点城市道路台账。 |
29 |
开展环卫作业车辆在线监控试点。 |
8月10日,组织北京环卫集团配合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对北京环卫集团所属车辆进行摸排。9月6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提供91台车摸排情况台账,结合摸排情况向北京环卫集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加快推进环卫车辆排放在线监控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与措施,确保落实年度既定目标。 |
30 |
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强制分类实施范围,示范片区覆盖率达到30%。 |
7月26日、8月29日两次召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检查考核情况通报及工作部署会,通报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日常检查考核情况,对示范片区创建工作进行部署、要求。 |
31 |
开展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 |
印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提升农村环境水平工作方案》,明确50个村开展农村垃圾分类示范试点任务,建立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台账。印发《北京市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验收标准》,引导农村地区采用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处理技术。根据《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技术导则》,怀柔、门头沟、延庆、通州、密云等区正在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转运站点设施建设方案,同步开展选址、规划、环评等工作。 |
32 |
整治农村环境。 |
制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环境水平工作方案(2018-2020年)》,明确2018至2020年的工作目标、内容和要求。制定《关于抓紧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和整治工作的函》、《北京市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验收标准》、《落实厕所革命要求提升公厕服务品质方案》、《关于开展村内老旧广告牌拆除清理工作方案》等方案,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提供政策保障。目前,已实现94%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理、35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完成整治,11个区的50个村垃圾分类示范村稳步推进;71个村已基本完成三类以下公厕改造,109座农村公厕提升改造完毕,整治提升取得了阶段成效。 |
33 |
制定冬奥餐饮垃圾管理及垃圾处理有关方案。 |
2018年8月,已完成“冬奥餐饮垃圾管理工作计划和服务标准”的初稿编制,目前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下一步,我委将以上成果报冬奥组委初审。 |
34 |
建成运行鲁家山餐厨垃圾处理厂、通州生活垃圾焚烧厂等设施,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8%。 |
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鲁家山餐厨垃圾处理厂、阿苏卫循环经济园渗沥液扩容工程已进入带料调试阶段;顺义区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焚烧二期)、顺义区餐厨垃圾处理厂正在开展设备调试;房山区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已完成调试运行。同时,加强监督,建立周报制度,确保董村、安定2个渗沥液处理设施正常运转。 |
35 |
建设完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排水量和排水水质。 |
全市8座垃圾处理设施完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并实现联网。下一步,我委将督促各相关区加强维护已安装的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排水量和排水水质的实时上传。 |
36 |
探索实行差别化垃圾收费和补偿政策。 |
正在制定奖励资金的用途和管理办法,已征求市财政局意见,力争尽快出台。 |
37 |
有序推进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加快农村煤改清洁能源配套燃气管线建设,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无煤化”。 |
8项“煤改气”的配套气源线工程,2项已开工建设,其它6项已完成施工、监理招标,正在抓紧办理水务、园林、路政、交管部门的建设手续。 |
38 |
完成100个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 |
全市100个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项目全部完成前期手续办理,已全面开工,其中石景山区老山小区、怀柔区南花园三区、房山区东关家园等33个项目已完工,67个项目在施,预计10月底前全部完工。 |
39 |
力争建成张南-北京昌平500千伏送出工程,加快北京东-通州输电工程、张北柔性直流工程建设。 |
张南-昌平500千伏送出第三回线工程基础浇筑完成100%,铁塔组立完成90%,架线完成50%,工程整体进度完成80%。 北京东-通州输电工程已取得初设评审意见,开展施工图设计,正在进行前期建场及占地范围划定工作。 张北柔性直流工程已完成土建施工的50%,正在开展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柔直阀厅钢结构吊装施工及附属设施的土建施工。 |
40 |
有序推进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加快推进煤改电配套变电站建设,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无煤化”。 |
截至9月底,15项“煤改电”输变电配套工程中已投产10项,分别为:东府、四家庄、宝善庄、良乡北、沙河北、梁各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板桥、北河、张镇、大东流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其它5项工程正在加紧推进。 |
41 |
推进冬奥会涉及的水利、电力、气象、通信、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西白庙220千伏及海坨、玉渡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开工建设,同步办理其它前期审批手续。 |
42 |
北京地区煤矿关停退出。 |
木城涧煤矿已经完成停止生产、剩余民用爆炸物品回收、井下设备拆除回收工作,井口已封闭,安全生产许可证已注销,正在办理采矿许可证注销,做好联合验收准备。 |
43 |
制定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社会公用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相关政策。 |
已起草《北京市电动汽车社会公用充电设施运营奖补暂行办法》及《2018-2019年度北京市电动汽车社会公用充电设施运营奖补实施细则》,征求了相关委办局、企业的意见,报请市政府同意并于近期发布;联合市交通委发布《加强公共停车场社会公用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 |
44 |
对加油(气)站进行综合协调;对车用加气(电)站进行安全检查。 |
截至目前,共抽查7个汽车加气站、37个企业的330个社会公用充电站。 累计收到加油站拆迁还建申请4件,已组织各相关单位逐一进行研究。8月底,对30余座加油站进行联合检查,要求各加油企业在特殊时期按照时间节点禁止销售散装油,对各加油企业提出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反恐防范和处突能力的要求。同时,会同相关单位明确“雪亮工程”重点建设任务,推进全市燃气、成品油供应领域的“雪亮工程”建设进展。 |
45 |
开展城市能源运行现状及安全管控措施研究。 |
完成国内外城市能源保障资料收集工作通过座谈梳理城市能源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城市能源运行特点、城市能源运行关键指标分析、城市能源运行安全风险,特别是重大活动、重度污染情况下的能源运行保障等方面,对城市能源安全管控措施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目前,该项目已有初步成果,修改完善后形成调研报告。 |
46 |
能源运行日常数据监测与报送。 |
完善北京市能源运行综和监测系统电力、天然气、成品油、供热等主要能源采集和指标体系。加大本市能源运行综和监测系统建设推进,每日及重大节日与活动期间,做好能源数据的收集整理。 |
47 |
制定压减燃煤和清洁能源配套设施建设方案并组织抓好落实。 |
延庆区城东、城南两个集中供暖中心的燃煤锅炉煤改清洁能源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基础及结构加固改造。平谷区滨河、兴谷供热中心正在进行辅助用房及市政管线施工;夏各庄供热中心正在拆除燃煤锅炉和设施改造。 农村地区“煤改电”工程中,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承担的外部管线建设已经进场施工314个村,其中294个村已完工;“煤改气”工程中的管线建设正在加紧实施。 |
48 |
完成2017年度本市地下管线基础信息统计工作。 |
通过完善统计指标、整合部门资源、整合统计渠道,着力解决数出多门、数据打架问题,进一步提升统计的科学性,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开展管线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和管线数据横向对比分析,力争提供更有前瞻性、可行性的统计意见和应对建议。印发《2017年度北京市地下管线基础信息统计概括》及《2017年度北京市地下管线基础信息统计分析报告》,为有针对性做好地下管线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
49 |
推进地下管线结构性隐患消除工程。 |
召开2018年全市地下管线自身结构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会,印发《北京市2018年度消除城市地下管线自身结构性隐患工程计划项目汇编》。召开3次全市地下管线自身结构性隐患计划项目实施协调会,协调推进任务落实,先后2 次对本市2018年度城市地下管线自身结构性隐患工程进行调整,调增320项,调减362项。 |
50 |
推进冬奥会延庆赛区综合管廊等重点综合管廊项目建设。 |
推进冬奥会延庆赛区外围配套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主洞进尺2619米,1#-4#支洞已完成。 |
51 |
做好年度地下管廊的综合协调工作。 |
正在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8-2020)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编制完成《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维护规范地方标准(报审稿)》。印发《北京城市管理学会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
52 |
开展石油天然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工作。 |
三季度,完成137公里管道踏勘,对高后果区进行现场识别与数据采集。 |
53 |
开展管道保护基础工作。 |
印发《北京市石油天然气管道事故应急预案备案事项程序文书》;完成2017年度北京市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信息统计数据校核、比对、汇总、分析工作,编制《2017年度北京市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信息统计分析报告》。 |
54 |
参与组织市政公共设施防汛工作。 |
年度任务已全面落实。一季度完成我委地下管线防汛专项分指挥部工作方案,部署全年工作。二季度完成地下管线专项分指挥部应急预案编制,开展专业队伍防汛演练。6月1日上汛后,按照北京市城市公共设施事故应急指挥部体制机制,指挥汛情期间地下管线突发事故的处置,安全应对了7.16、7.24等强降雨过程,全系统安全度汛。 |
55 |
围绕燃气、电力、热力等城市运行重要基础设施,重点排查治理30年以上老旧管线以及燃气设施设备等方面重大安全隐患。严防管线占压隐患死灰复燃,强化社会宣传引导,推广应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用气设备。 |
落实市安委会工作部署,制定城市运行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分方案,扎实推进全市燃气、电力、热力行业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制定印发《北京城市管理学会城市运行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同步制定2018年三年行动监督检查计划。 |
56 |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 |
建立本领域管辖行业非道路移动机械台账,按照市环保局要求,对已有台账内容进行修改、完善,随时对相关信息进行动态更新。在季度形势分析会上,鼓励本领域行业单位优先使用符合第四阶段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 |
57 |
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强城市管理。 |
完成业务需求数据的征集梳理,形成我委《需求数据清单》,共计357项;完成共享数据清单梳理,形成了我委《共享数据清单》,共计32项数据。完成35类首批政务数据向市级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汇总,完成公共数据资源清单的梳理,形成我委《2018年度数据开放清单》,共计29项。编制北京市网格化城市监督管理云平台(一期)项目申报材料并报送市经济信息化委。 |
58 |
提高市政公用服务效率和水平。协调供电、燃气、热力等市政公用服务企业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公开办事流程,明确办理时间,为建设单位提供便利。相关企业精简用户申请材料,对企业内部工作流程进行优化、缩短办理时间,将办理时限、标准、流程等向社会公开。主管部门要加强本行业相关接入事项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 |
按照市政府统一要求,更新电、气、热接入营商环境一图读懂的相关内容,在我委政务网站进行公示。收集汇总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7-9月电力工程接入量、时限等数据。同时,抽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情况,情况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