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齐抓共管 北京市持续推进扬尘精细化管理

日期:2019-04-16 15:20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分享:
字号:        

  2018年,北京市按照“行业监管、属地负责”的管理模式,各部门齐抓共管,落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开展扬尘管控攻坚,全市年均降尘量为7.5吨/平方公里·月。2019年北京市确定的降尘指标为6.5吨/平方公里·月,全市将继续聚焦扬尘工作,按照“平台共享、部门负责、执法规范、环保督察、信息公开”的原则,聚焦工地扬尘、道路扬尘与裸地扬尘,不断提升扬尘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一微克”行动。

  北京市扬尘主要来源于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和裸地扬尘,同时,扬尘也是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约占本地来源的16%,是影响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突出问题,也是环保督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

  针对扬尘问题,北京市从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监管手段、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等方面综合施策,持续发力。

  完善管理机制,压实部门及属地监管职责

  全市各行业主管部门“管行业管环保”,各区、乡镇(街道)守土有责,形成扬尘防治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修订完善《绿色施工管理规程》,不断提升施工“标准化管理”水平,城市管理、交通、水务、园林绿化等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行业工程特点细化行业施工扬尘管控要求。

  城市管理部门在推进渣土车管理、控制道路遗撒的同时,会同交通、农业农村部门完善城市道路、各类公路以及农村道路的清扫保洁质量标准,组织各区不断提高机械化道路清扫保洁水平,建立以清扫保洁效果为导向的监督考核体系。

  各区政府结合季节性特征强化扬尘管控,组织各乡镇(街道)对裸地、拆违现场、“小微工程”及架空线入地等工地开展扬尘管控。以“宜绿则绿、宜盖则盖”为原则,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盯紧看好、监督落实各项抑尘措施。

  创新监管手段,精准管控扬尘污染

  宏观管理方面,为全面、综合、实时掌握本市各个区域扬尘管控情况,市生态环境局建成覆盖全市乡镇(街道)包含1020个监测点位的粗颗粒物监测网,随时监控扬尘指标“冒泡”现象,定期对各乡镇(街道)进行监测排名。

  工地扬尘方面,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构建全市统一的扬尘可视化、智能化监管平台,各行业主管部门将全市房屋建筑工地、规模以上交通、水务、园林绿化等工地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并将数据信号接入统一平台,实现部门间互通。

  道路扬尘方面,市生态环境局采取车载走航方式对道路尘负荷进行监测,在一季度对城六区133个乡镇(街道)近800条道路按月进行监测的基础上,二季度将监测范围拓展至全市16个区的平原地区,每月对近1300条道路实施监测,实现对全市各区道路清扫保洁效果区域排名及横向测评。

  裸地扬尘管控方面,市生态环境局提升大尺度宏观监测水平,采用卫星遥感的方式每月对全市裸地面积及苫盖情况开展识别监控,为裸地扬尘管控科学施策、精准管控提供有利支撑。

  严格执法,保持扬尘管控高压态势

  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全市扬尘污染的行政执法处罚工作,强化约束,推进“标准化执法”,会同有关部门对扬尘治理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水务、园林绿化等部门发挥行业监管优势,采用限期整改、停工、暂停招投标、约谈问责等各类行政手段强化对存在扬尘问题的各类施工及运营单位的震慑。各乡镇(街道)加强日常巡查检查,深入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实行“动态清零”管理。

  强化督政,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严格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压实主体责任,推动问题整改并督促实现举一反三、严防反弹,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开展贯穿全年的扬尘专项督察,对粗颗粒物浓度及道路尘负荷排名靠后,市级通报、媒体曝光、群众投诉存在严重扬尘问题的乡镇(街道)及区级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约谈。坚持问题导向,对扬尘污染问题突出且约谈后没有明显变化的,依据规定将相关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追究责任。

  外部监督,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市生态环境局每半月对全市粗颗粒物监测排名后三十名和各区排名后三名的乡镇(街道)进行通报;每月对本市道路尘负荷监测排名最差的10个乡镇(街道)以及最脏的10条道路进行通报。各部门加大各自领域扬尘管理及执法的信息公开。各区主动通过电视、报纸、微博、微信等媒体和网络平台,大力普及扬尘管控有关知识。通过共同引导公众关注并参与监督,促进形成扬尘管控全民共治良好局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