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皇殿四百年

日期:2019-03-12 11:01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寿皇殿四百年

  

  经过乾隆朝的改建后,寿皇殿建筑群与北京中轴线完全重合。图为从景山山顶北望,依次可见寿皇殿门、寿皇殿、地安门、鼓楼,勾勒出一条完美的中轴线。

  

  1900年,法军司令弗雷在寿皇殿前。

  

  寿皇殿牌坊。摄于1930年。

  

  1901年,寿皇殿前的铜鹿。

  

  寿皇门(戟门)为内院正门,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杆,台阶中有二龙戏珠丹壁石一座。摄于1925年。

  

  清末,寿皇殿内景。

  

  寿皇殿碑亭。寿皇殿前各有碑亭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四面环廊,有独立台基,高度和寿皇殿相同,四周有石护栏。亭内各有石碑一座,东西分别用满、汉文两种文字题写。碑阳为乾隆御笔“重建寿皇殿碑记”。摄于1925年。

  

  1906年的寿皇殿。

  2018年年底,景山公园寿皇殿建筑群经过4年的修缮,再次向公众开放。

  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第二大建筑群,也是景山古建筑的核心区域,寿皇殿的开放,使景山公园完整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自1955年,寿皇殿一直划归北京市少年宫使用,在不少北京人的记忆中,寿皇殿是少年宫的活动场所,可是在历史上,这里是一处重要的皇家祭祀场所。

  寿皇殿建筑群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万历皇帝在当时名为“万寿山”的景山北面,修建了寿皇殿建筑群。因为寿皇殿不是永乐年间北京城兴建时规划建设的,万寿山后还有其他建筑,所以万历时期的寿皇殿院落轴线并不与明代北京城的中轴重合;而是整体偏东十几米。

  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康熙皇城宫殿衙署图》上,可以看到明代寿皇殿的建筑院落布局。明代的寿皇殿分四进,为明朝皇帝游玩和练习射箭的场所。

  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廷将万寿山改名为景山。顺治皇帝曾停灵于寿皇殿。雍正年间,雍正皇帝将康熙帝的画像供奉于寿皇殿,从此寿皇殿正式成为了祭祀祖先的“神御殿”。

  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认为明代寿皇殿的位置与北京城中轴线不重合,规模又低于同种功能的圆明园安佑宫,不能体现对祖先的尊重,于是开始扩建寿皇殿,将明代寿皇殿建筑拆除。当时,乾隆皇帝正在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寺院,为了避免浪费,于是把本应拆除的明代寿皇殿最后的三座阁楼整体迁建到雍和宫。

  乾隆十五年(1750年)新的寿皇殿完成,位置与北京城中轴线重合,建筑规制仿照太庙,体量和等级都大有提高。

  乾隆皇帝将之前供奉在其他地方的清帝画像都移到寿皇殿,并规定以后故去的皇帝、后妃御容像及印玺,都要供奉于寿皇殿中。寿皇殿内部安置有大龙柜,柜内收藏着清代皇帝、后妃的各类画像。每年正月初一、清明、中元、霜降、冬至、万寿、除夕七个节令,皇家都要在寿皇殿举行盛大的祭祖仪式。

  新寿皇殿大门外添建了三个牌坊组成的牌坊院一座;宫门外东、西、南三座牌坊,都是四柱九楼的最高等级牌坊;夹杆石上有石镇兽,戗柱下有石戗兽,坊额均为乾隆帝所题。

  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法军侵占了景山。法军司令弗雷将该殿作为法军司令部。寿皇殿藏品受到法国侵略者的劫掠和破坏。1901年联军撤军时,寿皇殿的画像和玉玺被弗雷和其部属掠走了几十箱。这些藏品至今仍流散在世界各处。1928年,景山被民国政府开辟为公园,寿皇殿残存的画像收归故宫保存。

  1955年,寿皇殿交由少年宫使用,原存神龛、家具等物品移交故宫。1981年4月10日晚,由于用电不慎引起火灾,寿皇门被全部烧毁,后重建。

  2013年12月,寿皇殿建筑群正式回归景山公园,并于2016年4月起开始修缮。经过4年的修缮,寿皇殿建筑群恢复到清乾隆十五年的历史原貌。

  寿皇殿建筑群的变迁印证着明清北京历史的变化,也见证了北京中轴线的形成过程。

  本版图文 韩立恒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