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科院+”带来百亿产值 京南崛起科技谷
“以前是拿钱换‘纸’,现在是把‘纸’变成钱了。”谈及中科院与衡水高新区的合作,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德胜做了这样的比喻。中科院过程所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形成专利技术,实现了钒钛的高效利用。这项科技成果在衡水高新区进行中试,最终转化成了经济效益,也实现了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
利用与中科院科研院所的合作机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衡水高新区成功孵化了中科钒钛、中科汉禧、道格赛尔、锦地生物等7家创新型企业,16个院企产学研合作项目成功实施,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增产值将达100亿元以上。基于中科院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京南正在崛起一座“科技谷”。
困境 技术落地急需实验场
陈德胜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随后到中科院过程所加入齐涛研究员的团队从事研究工作,他经历了钒钛金属高效利用研发的重要阶段。经过十年的努力,研究团队终获成功,该技术可以将矿产中钒的利用率由47%提高到70%,钛的利用率从0提高到70%。他说:“我们曾经在四川攀枝花看到大量的矿渣、炉渣,实际上这些东西里面都含有大量未被提取出来的钒和钛,资源浪费巨大。因此这项技术市场前景广阔,社会效益明显。”
中试是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多年来,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中试空白”现象较为严重,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成果产业化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中试的成败。钒钛研究团队面临同样的困境,中试过程中需要获取更大规模的实验参数。同时,中试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大型实验场地。多方推动下,2016年底,中科院过程所钒钛项目落户衡水高新区,衡水高新区为中科院团队提供了中试的启动资金和大型试验场地。
高新区千吨级的钒钛实验线投入使用后,研究团队获得并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今年6月底,5万吨级的实验线将展开更大规模的实验,该技术正式投放市场已进入倒计时。陈德胜向记者介绍,以200万吨的钒钛磁铁矿为例进行计算,应用此技术后,可为企业增加45亿元的经济效益。
措施 “真金白银”支持创新
作为“80后”的陈德胜还有另一重身份,他也是河北中科同创钒钛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陈德胜对3月14日这个日期印象深刻,因为它既是自己孩子的生日,也是中科钒钛公司诞生的日子。他参与了钒钛项目的立项、成立公司以及成熟运作的全过程,“因为日期特殊,我觉得公司也是我的孩子”。
他介绍,若想实验室成果最终落地,需要更接地气,运营公司时也要考虑经济成本以及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因素。由于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他也以此类比中科院与衡水高新区的这次合作是“点石成金的过程”。
中科钒钛公司由双方合作设立,中科院方面以人力和技术入股,高新区以资金和场地入股,未来收益按照比例分成。他介绍,“高新区投资2.7亿元建设5万吨级的实验线,去年还奖励我们4600多万元,这里拿出‘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我们感受到了高新区的力度。”同时,在项目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双方也约定,能够落地到本地的项目尽量落在本地;不能落到本地的项目,将在衡水设立母公司。
成果 “中科院+”效益逐渐放大
目前,衡水高新区设立了5万平方米科技创新孵化平台、6000平方米研发楼、5000平方米中试车间,绿色化工、能源材料、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中试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设了张锁江、张懿、李洪钟3个院士工作站。
衡水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曹春雷向记者介绍,在这里,企业提供技术需求、用户体验等市场供给,中科院提供关键技术、工艺设计、标准制定等技术供给,高新区提供研发中心、中试车间、专家公寓、政策支撑等一系列软硬件环境,为产研融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彻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不到两年的时间,中科钒钛、中科汉禧、道格赛尔、锦地生物等7家创新型企业竞相设立,衡水高新区发布科技成果项目共计103项,转化项目29项,申请专利27项。
“这里正在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地,”衡水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县宗表示,目前,16个院企产学研合作项目成功实施,中科院大健康饮品项目完成研发专利6项;绿色智能防腐涂装体系等3个研发项目投产达效;碳纳米导电纤维等多个研发项目完成相关研究,进入中试阶段……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增产值将达100亿元以上。(李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