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论坛
11月15日,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强参加“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论坛,和北京市委改革办、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政府外办的几位负责人一起,畅谈北京市40年改革发展成就,并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论坛由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委教育工委、市委讲师团主办。
王强副主任与大家一起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我委是全市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也是统筹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责部门,这些年来我们谋划推进了许多改革,取得了系列成效,一方面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万千企业和千万市民群众的理解配合。“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时代变迁的见证者、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发展成就的分享者,也都是伟大“中国梦”北京篇章的撰写者。借此机会,我代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发展改革工作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四十年波澜壮阔、四十年辉煌壮丽。40年来,北京的改革开放始终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把握着时代的脉搏,回应着群众的呼声。历史地回望首都40年改革开放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2年,也就是到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前。这个阶段最显着的特征是“突破”,政策上突破原有的计划体制,构建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宏观管理体制和竞争性市场机制;实践中突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严重束缚,全国第一家股份公司(天桥百货)、全国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北京市航空食品公司)等都始发于北京,新的经济形态也不断催生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等重大的改革文件和法规条例。也是在1980年,陈春先率先突破传统观念和旧体制的束缚,怀着打造“中国硅谷”的梦想,从科研院所走出来,创办中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带动了一大批科技人员纷纷“下海”,8年后中关村科技园横空出世,今天我们熟悉的一大批知名科技企业都是在这个着名的“村”里孕育孵化、成长壮大的。这一阶段,也是因为改革开放的力量,北京的城市建设开始加速,产业结构开始调整,常住人口从871.5万增加到1102万,首都经济和产业结构从重化工业主导转向二三产业并重,北京有了三环路。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3年到2002年,这一时期最显着的特征是“构建”,重点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宏观经济领域配套实施系列制度性变革。分税制改革、取消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逐步形成要素市场体系、国有企业着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大举措。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城市规模和产业继续扩张,四环路全线贯通,常住人口增加到1423.2万,全市服务业比重在1995年首次突破50%,2002年接近70%,标志着首都经济和产业结构开始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型升级。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3年到2012年,这一时期最显着的关键词是“完善”,重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改革投资体制,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深度和广度。改革释放了巨大的活力,以成功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城市建设进入飞跃发展期,五环和六环相继建成通车,地铁里程增长近3倍,常住人口达到2069万,十年增加500多万人。服务业比重接近八成,跟纽约、巴黎等主要世界城市不相上下,基本确立了以知识经济、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总部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方向。
第四个阶段是从2013年至今,也就是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北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工作的指示精神,遵循总书记所指引的前进方向,首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这一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整治促提升、营商环境改革、新版城市总规批复、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等重大改革举措开始发力。与此同时,北京开始反思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直面城市扩张、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改革发展的理念和行动,从集聚资源求增长转变为疏解功能谋发展,从过去追求规模和速度,到今天谋求质量和效益,减量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成为新时代首都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2011年全市常住人口增长幅度开始收窄,2016年城六区常住人口首次出现由增到减的拐点。
这是从历史的角度纵向回望北京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改革是有逻辑的。改革始终坚持的是市场导向改革,从最初的计划指令到市场调节,从明确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大体走了40年,我们也还将坚定不移走下去。改革打破的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既是理念上的变革,也是体制机制的变革,从指令性计划到市场调节为主的宏观管理体制,从建立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到“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一直向纵深挺进。改革释放的是巨大的活力,经济的腾飞、科技的进步、城市的发展、民生的改善都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在背后支撑。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既有深水区的险阻,也有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所以改革没有完成时、改革只有进行时,改革中的问题仍然要用改革的勇气和方法解决。
改革开放给我们这座城市和每个人带来生动而又深刻的历史巨变,那么我们具体来看看这些变化有哪些:
一是首都经济实力从弱到强。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改革大大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投融资体制改革释放了民间资本的巨大潜能,多层次的要素市场建设提升的是资源配置的效率,放管服改革优化的是政府服务效能和治理能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是更广阔的发展舞台。中关村系列先行先试政策和“1+6”改革举措使首都科技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驱动的强劲发展动能。正是通过这些改革,首都经济迸发出惊人的活力。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08亿元,跃升至2017年的2.8万亿元,年均增速近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三级跳,1978年仅为800美元,到2007年突破8000美元,2017年突破19000美元,接近富裕国家水平。经济增长的同时,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发展方式由过去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集约减量转变,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5.4%,也就是说,我们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支撑了更大的经济规模。经济的飞跃发展带来的是财政收入40年增加了一百多倍,我们有了更大的能力和更充裕的资金投入到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上来。
再有就是首都城市功能更加清晰完善。长期以来,城市规模快速扩张,首都功能和非首都功能相互叠加,积累了大量的问题,集中反映为人口、交通、环境等“大城市病”。习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认识的提升,我们明确了“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在城市功能中更加突出地彰显首都功能,并围绕强化首都功能,深入贯彻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确立北京“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以更广的空间、更大的尺度、更高的标准、更深的内涵为首都未来发展谋划了宏伟蓝图。与此同时,城市基本功能不断完善,生态功能持续提升,有力服务保障了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40年来,通过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北京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教育中心和医疗中心,多中心、多功能,有力推动了城市规模的增长。通过深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大力推广特许经营模式,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00多倍,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长度增长13.7倍,轨道交通运营长度增长25倍,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两倍,人居环境焕然一新。首都市民充分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再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是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改革促进发展,发展为了人民。40年来,我们收入分配制度的系列改革,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劳动者和全体人民都在收入增长的序列里。有的同志可能还有印象,改革开放初期,“万元户”是一个响当当的称谓,家里能有1万块这就是很有钱了。今天我们不从购买力平价的角度比较,2017年北京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2万元和2.4万元,与40年前人均300元的年收入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前几天的“双十一”,北京地区天猫平台短短9个小时交易量就达到68亿元,这仅仅是一个电商平台的数据。尽管人人都喊着要“剁手”,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老百姓不富裕,如果不是扩大内需促消费的改革,怎么能支撑起这么大的消费规模。再看看我们的衣食住行,40年前,北京居民大都住低矮的平房或者筒子楼,人均居住面积不到6平米,身上的衣服不超过两种颜色,几乎所有人都“撞衫”,城市道路上还能见到马车;到今天再看,我们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32.5平方米,大街上红男绿女、光鲜靓丽,堵车反而成了交通常态。以通讯工具为例,40年前,我们“通信基本靠吼”;到今天每百户家庭拥有224部手机,也就是每个人平均都不止一部,而且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能用手机上网,网络购物和网络支付已经深深融入每个人的生活,高效便捷。上述所有的惊人变化,无一不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还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是我们的城市和经济更加开放。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一个愈加开放、自信、包容的新北京呈现在我们身边。改革前有出国经历的人寥寥无几,出一次国能津津乐道好长时间,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相信大家都知道。时过境迁,北京今天也成为一座国际性城市,出国就像是串门。现在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人员国际往来十分便利。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入境旅游者人数近400万,是1978年的21倍;而出境游达到511.5万人次,比有数据统计的1994年增长500多倍。北京的对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有国际化商贸往来的企业一定体会更深。我们推进对外投资管理改革,搭建“境外投资直通车”在线备案平台,实现审批事项办理网络化,降低企业办理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受到企业的一致肯定。2017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跃居全国第一,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落户北京,北京市获批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带来的沧桑巨变可以讲是数也数不清,今天有限的时间我也只能向各位展示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这些变化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经济的飞跃、城市的巨变、生活的变迁等这些一切向好的变化,都根植于改革开放、得益于改革开放,所以我们得感恩这个时代、得感谢党领导下所有人的付出。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在今天这个时点上,40年的历程,我们除了总结,也在不断反思。巨大的成就身后,我们也累积了问题,比如“大城市病”、城市的“固疾顽症”、比如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改革的“深水区”、难啃的“硬骨头”,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坚定不移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所以,40年既是一座丰碑,也是一个起点,更坚决、更彻底、更有效地推进改革,我认为是对改革开放40周年最大的致敬和献礼,也是对党和人民最负责任的行动。
现阶段,我们一方面是坚决贯彻减量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让无序增长停下来、让老城胡同静下来、让城区面貌美起来。减量不是抑制、减量也不是停滞,是为更大的发展腾挪空间。全面实施城市新总规、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新一轮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回天计划”、首钢转型发展等这些重大改革举措正在加快推进,有的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更大的成效有待时间的检验,我们对此有决心有信心。
另一方面,是紧扣新的时代要求,营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发展环境。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市场化机制落地生根,服务型政府理念深入人心。将政府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精简50%以上,清理取消两百多项各类证明,并且郑重承诺,任何部门不得再随意增设证明。切实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最大程度为企业减轻负担,企业办事环节大量简化。北京在全国营商环境试评价中综合排名第一。但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政府效能提升、营商环境改善等还有很大的空间、很长的征程,企业和百姓的获得感是检验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准绳。
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这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句口号,是我们对人民对历史的承诺。让我们上下一心、行稳致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务实进取、开拓创新,共同谱写新时代首都改革发展新篇章。
问题1:我是昌平区长峪城村的一个护林员,从原来种玉米到现在种树,收入比过去多了不少,前几天看到保护生态涵养区的文件也出台了,更加给我吃了定心丸,请王主任给我们讲讲以后日子怎么能越过越好。
答:生态涵养区占全市面积近七成,在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空间布局中是压轴大戏,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可以说生态涵养区的发展是北京市落实总规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保障。
北京市历来重视生态涵养区的发展,本次出台的《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不让保护生态环境的吃亏。
一是不让搞生态的老百姓吃亏,将通过动态调整机制让看山、护林、保水的人民群众实现绿岗就业增收。二是不让投资生态的企业吃亏。对从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的企业予以鼓励支持,在绿色金融、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保障。三是不让潜心于搞生态保护的区政府吃亏。加大市级转移支付力度,市级资金以一般转移支付方式给各区,由区里统筹使用市级支持资金,增强区里的自主权;通过各区结对协作,建立跨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结对区通过直接给予财政资金,或通过支持引导绿色产业项目落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多种形式。
同时,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力度,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大考评机制支持,发挥好“指挥棒”的左右,对生态涵养区不再考核GDP。加大干部能力配备,选派熟悉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的干部进入区级领导班子,选派生态涵养区优秀年轻干部到市级机关挂职,通过相关举措激励干部安心基层、担当作为。
问题2:作为企业经营者个人感觉北京这两年营商环境改变还是很明显,跑手续方便了不少,这些对我们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感到了这个城市的温度。我最想知道下一步北京还会推出什么样的营商环境改革措施,我们还能从中得到哪些实惠?
答:去年以来,北京市持续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取得了积极进展。去年9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今年3月,借鉴世行营商环境报告方法学,精准实施“9+N”政策;今年下半年又印发实施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推出了298项具体政策清单,明确了近三年的改革“施工图”。
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得到了国内国外的高度评价。最新发布的世行营商环境报告,中国排名大幅跃升,北京作为世行评价中国的两个样本城市之一,作出了首都应有的贡献。世行专家对北京及中国营商环境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令人惊叹的快速且有效”。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抓好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主要开展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大幅精简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交易成本。为激发市场活力,方便百姓办事,北京不断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事项。以“办成一件事”为标准,推动流程再造,目标是进一个门、在一个窗口、一次性把事办好。通过取消压减一批,简化优化一批,整合规范一批,将现有2298项市级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压缩至1130项、精简50.8%,区级独有事项和街道(乡镇)事项精简比例也要达半数以上。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推进企业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今年年底市区两级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可办率要达到90%以上,实现企业办事从以前的“面对面”变为“键对键”,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大力推进综合窗口建设,推动企业由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今年年底前实现50%以上的区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
三是推出一批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服务包”,用具体政策措施及时回应企业需求。健全市区两级对接服务企业制度,市领导带队先后走访企业300余家次,各区各部门把联系走访企业作为经常性工作。坚持“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明确“总管家”和“服务管家”,精准务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用地、用房、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问题。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北京市将持续用力、久久为攻,一年接着一年干,通过营商环境的显着改善让企业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问题3:我生活在丰台,这几年我们家周边环境改善挺多,附近路宽了、也通地铁了,今年又发了城南计划,后续会有啥大动作?
答:为缩小城市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发展差异,2010年起,本市实施了两轮城南行动计划,总投资约6860亿元。像咱们丰台市民熟悉的园博园、天坛医院这些都是前两轮落地实施的重大项目。
与前两轮侧重“补短板”不同,第三轮行动计划在继续“补短板”的同时,更重视“筑高地”。一方面,发挥城南地区“战略高地”作用,突出服务支撑首都功能和重大国家战略,例如,通过打造南中轴生态文化发展轴,服务全国文化中心,通过打造南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带,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等。另一方面,要构筑“改革高地”,这样才能将南部地区后发优势变成现实。未来三年,我们将推出一揽子的改革措施,例如,通过实施低效工业用地循环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降低土地开发成本,吸引更多、更优质的企业来南部地区投资;通过搭建面向全球的引才平台,吸引更多国内、国际顶尖人才来南部地区落户,加大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外资引入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南部地区的建设;通过持续不断地加大投入,来不断改善南部地区的发展环境,我们明确提出,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安排南部地区相关项目投资比例不低于全市总投资的30%。
未来三年,我们将持续提升生态、基础设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生态领域,将新增造林12.5万亩,湿地7500亩,建设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南中轴森林公园等一批大尺度森林湿地公园,另外,在建成区,加快实施一批口袋公园,打造“森林中的休闲乐园”。像我知道的丰台区嘉囿城市休闲公园今年“十一”已经建成开放,为周边5万多居民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交通领域,将加强南部地区与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的连通,建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五纵两横一联络”骨干交通,加快轨道交通14号线中段等项目建设,此外,我们将加快推动丰台区八一厂西路南延、青塔西路南延(程庄路)等道路建设,减轻西南三环、四环交通压力,以后西南三环和四环周边的市民,出门不怕拥堵了。教育领域,将建设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北京十中晓月苑校区等,大力度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也将加大优秀教育管理人才和优秀师资引进力度,提升南部地区教育软环境。医疗领域,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天坛医院基础上,北京口腔医院也将落户丰台。
总之,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城南行动计划一以贯之的一条主线,我们也相信,通过三轮行动计划持续发力,南部地区的明天会更美好。
问题4:我是一名首钢老职工,自从2010年首钢搬迁到河北,我一直很关注老厂区的改造开发,看到很多地方在紧张施工,但有些老厂房保留下来了,就是没什么动静,想问问对这个区域有什么规划安排?
答:2005年开始首钢搬迁,不仅仅是搬迁,更是首钢自身的重生。通过搬迁,首钢赢得了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的发展空间,收获了更高层次的发展质量,这些年首钢基本都在世界500强行列。对于北京市来讲,首钢的搬迁是生产力布局优化,本身就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舍”去了一个老首钢,未来还将“得”到城市功能提升、环境改善、面貌焕然一新的“新首钢”。
新就是为老厂房赋予新功能。坚持能保则保,能用则用,采取织补式更新方法,通过对筒仓、精煤车间、首钢办公大楼的改造,已经实现了冬奥组委、体育总局冬季训练中心、海外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入驻,给老工业设施赋予了国际交往、科技创新等新功能。今后还将推动五一剧场、制粉车间等一批老厂房改造。
新就是紧抓冬奥会契机,展现区域新形象。2022年冬奥会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将在新首钢举行,我们希望通过冬奥会进一步引爆区域转型,基本完成“五横六纵”主干路网建设,启动M11号线一期西段规划建设,建设大尺度城市公园,推动冰雪产业、体育赛事、高端商务发展,推动城市功能调整。
新还体现在推动新的改革和制度安排,激发区域活力。我们已经制定了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三年行动计划,即将印发实施。要在三年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在制度安排上先行先试,比如要探索城市更新标准规范、深化扩大开放、争取专项发债等支持。同时,还将结合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制定更加灵活的引才政策,营造国际化、时尚化、年轻化氛围,改善人居环境,逐步打造引领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开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