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委支持我市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面向冬奥会应用需求成功完成-30℃ 整车极寒试验 |
|||
|
|||
面向2022年冬奥会新能源汽车应用,为解决电动汽车在极寒环境充电困难、无法启动等问题,北京市科委推动,支持由中国工程院孙逢春院士牵头,整合我市北京理工大学、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优势研发资源,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王朝阳教授合作,开展全气候电池技术研发及整车集成开发。经过2年持续技术攻关,研发团队在完成全气候电池技术原理验证基础上,集成全气候电池系统、智能整车控制器、动力电池一键加热控制系统、无动力中断两挡电驱动总成、低温增焓空调、航空气溶胶车体保温材料等多项创新性产品,解决了极寒条件下纯电动汽车无法充放电、整车无法启动、空调能耗高等技术难题,整车能耗较现有同类车型在运行工况下降低20%;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过155Wh/kg,可在-40℃至60℃超宽环境温度下正常运行。 孙逢春院士与王朝阳教授于1月16日凌晨7点极寒环境试验现场 1月16日,市科委张光连副主任带队全程参与,孙逢春院士牵头,组织项目团队在内蒙古海拉尔牙克石测试基地,开展了12米电动大客车、7米电动中型客车、电动小客车极寒环境下性能测试,对整车技术进行极寒环境实地验证。 福田12米电动大客车进行20%爬坡试验 北汽新能源电动小客车极寒环境试验 车辆在-30℃以下的环境中,整车静置40小时以上,动力电池系统最低温度达到-22℃,整车进行了冷启动、全气候动力电池低温加热、空调制热、除霜及冰雪条件下的整车20%爬坡、加速、制动、能耗等系列试验。 整车加热控制系统展示-30℃极寒环境温度 极寒环境现场试验数据显示,福田12米电动大客车、宇通7米中型客车、北汽新能源电动小客车三类车型可实现6分钟快速自加热启动,温升速度超过5℃/min,低温启动环节电池加热能耗不高于5%,车辆行驶过程无需再给电池加热。福田客车低温增焓空调制热试验,实现30分钟内整车车厢温度从-30℃提升到19℃,而目前常规车用热泵空调-15℃无法启动。顺利完成此次全气候电池及3类整车极寒环境试验。 孙逢春院士带队在牙克石试验场完成整车极寒环境试验 试验结束后,孙逢春院士组织召开了全气候电池极寒环境试验工作研讨会。整车及零部件代表企业分别介绍了核心技术开发情况,总结分析了试验成果及下一步重点工作计划。孙逢春院士指出,全气候电池新能源汽车可优先在延庆地区进行小批量应用;应加快与冬奥组委对接,进一步了解用车需求。张光连副主任对孙逢春院士团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认可,提出市科委将持续支持高校与企业科技创新,推进全气候电池产业化并实现在京落地;同时,加快与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交通委的对接,支撑科技冬奥工作。综上,会议议定:下一步项目团队将进一步提升动力电池及整车性能,包括:提升电池加热速率(提升至10℃/min以上),提升全气候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低于175Wh/kg),充分利用全气候电池特性提升电池寿命;采用轻量化技术、优化动力总成系统,进一步降低整车能耗。 1月16日,全气候电池极寒环境试验工作研讨会 |
|||
浏览次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