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录亲授:普通人从“捡烟蒂”开始
作者:蜗步千里
“捡烟蒂”是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然而,最近“捡烟蒂”策略正被越来越多投资大V贴上“过时”、“低效”的标签,甚至要被悄然丢弃于角落。
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个人投资者,经历了6年的投资、研究了多位投资大佬的成长历程后,我认为“捡烟蒂”是普通投资者最稳妥的入门之路。
一、大师足迹:捡烟蒂的启蒙之路
翻开价值投资大师们的成长史,“捡烟蒂”是大部分人的的起点。
年轻的巴菲特在格雷厄姆手下严格实践烟蒂理念;
马克斯在其《周期》中坦承早期对深度价值股的偏爱;
李录则更是不吝分享他初入市场时,专注于寻找股价远低于净资产的“最便宜”股票。
这些投资大佬当中,我认为李录的分享是最实在的:“年轻时,可以从简单的做起,比如先买最便宜的股票。因为只有价格足够便宜,你才能安心地长期持有,从而有充裕的时间去理解企业和生意。在理解企业的情况下,再去拥有那些真正优秀的公司。”
当然也有少数例外。芒格、段永平等在涉足投资前已有深厚的实业成功经验,对商业本质理解深刻,得以直接跨越“捡烟蒂”阶段。然而这种路径,对毫无商业经验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复制难度太大。
二、捡烟蒂非常适合新手入门
对于价值投资新手,捡烟蒂是非常合适的入门策略。
(1)简单清晰,聚焦核心:策略的核心是关注企业净资产与价格的关系,即净资产>股价。只需掌握基础的财报分析知识,且操作起来方法相对固定,减少了主观判断的模糊地带。
(2)安全边际高,容错率高:安全性高,因为该策略的核心理念就是买的便宜,买的便宜就是最大的安全保障。当一只股票满足市净率小于1(如0.6——0.7倍)、市盈率小于10(如6——8倍)、身处稳定行业并能持续盈利时,股价再下跌其空间也是极其有限的。
(3)收益可期,经验可积:烟蒂股并非毫无活力,等待其价值回归远胜于盲目追逐热点。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能系统性地锻炼阅读财报、理解业务、评估资产的能力,为未来进阶奠定坚实基础。
“捡烟蒂”提供了宝贵的缓冲期:用低价建立安全空间,换取深入研究企业、理解生意的时间。在能力圈未建立之前,冒然购买自认为的“伟大”公司,如同根基不牢的大厦,风险巨大。
三、捡烟蒂的深层价值
投资根基的锻造
价值投资最重要的三个思维:安全边际、价值思维、逆向思维,在捡烟蒂策略中都能得到锻炼。
(1)安全边际本能植入:捡烟蒂的核心就是安全,从投资初始就培养安全边际意识,会成为我们终身受益的风险防护网。
(2)价值思维根基搭建:透过资产和价格的关系,让我们理解价值不是市场情绪描绘的幻象,而根植于企业可衡量、可验证的有形基础。
(3)逆向思维实战训练:当所有人追捧明星股时,敢于独自去寻找冷清的资产,这种“人弃我取”的逆向思维,是战胜市场的关键武器。
四、如何有效捡烟蒂
核心要素清单
当然,捡烟蒂不是随便找个看起来便宜的股票就买入:
(1)筛选标准:核心指标是PB<1(如果PB<0.6——0.7更好),如果PE<10、ROE>10%且现金流稳定最佳。
(2)避开陷阱:避开常见的“价值陷阱”。一是资产的真实性和可变现性,警惕水份资产;二是公司具备持续盈利能力,避开衰退的行业;三是严控债务水平,避免债务危机导致经营风险。
(3)分散持仓:因为对公司研究不深,所以要分散持有10-20只烟蒂股,避免单一风险。
(4)动态调整:估值回归后立即卖出,避免恋战。
五、起点而非终点
通往优质公司的桥梁
捡烟蒂并非价值投资的最终形态。正如巴菲特在芒格的推动下转向购买“优质公司”,李录也已经完成了从“便宜货”到伟大企业的华丽转身。
价值投资的核⼼是理解价值,⽀付的是价格,购买的是价值,最好去买那种能够不断增⻓的价值,⾄少要买在远远低于价值的价格上。
但是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能力圈要⼀点点建立,不必着急。从看得懂、算得清的“烟蒂”开始,脚踏实地、逐步扩展,是普通投资者最稳妥、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成长路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