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指的是什么生肖
杨家将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族,传说中的抗辽英雄。杨家将的初祖师杨业,杨老令公指的就是他,开始是北汉的一名勇将,他从军30年基本都是在与后周、北宋为敌。与其说他是抗辽名将还不如说他是抗宋名将。
杨业是现在陕西的神木县人,原名叫杨重贵。五代十国时期,杨业的父亲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割据一方。刘崇在山西那一带自称为北汉的皇帝,杨业十四、五岁时就被父亲杨信送到北汉开国之君刘崇那里,实为人质。
后来父亲杨信背叛北汉反投后周郭威的阵营,杨业就惨了,他在后汉为父亲卖命,父亲兄弟们却投靠了北汉的敌方,他变成一个被父亲抛弃的弃子了。真是太尴尬了,无依无靠的杨业深知只能依靠自己,他在刘崇面前表现的极其忠诚,非常机灵,兢兢业业,骁勇善战,深得刘崇的喜欢。
刘崇看着杨信这个优秀的孩子,哪怕是他叛徒的儿子,也依然器重杨继业,舍不得杀掉这个弃子。他让自己的儿子刘钧正式收养杨业,杨业就从人质变成了刘崇的养孙,改名为刘继业。
所以杨业就在北汉,经历了北汉三国国君,开始辅佐刘崇,后来辅佐刘钧,又辅佐刘继元。在北汉时期,杨业属于名将,一直忠诚地守护北汉。从杨业后来改的名字来看,他在北汉属于皇族,用皇帝的姓,用皇帝家的辈分来取名。
前北宋政权主柴荣,北宋政权主赵匡胤都曾讨伐过北汉,但一直都没有将北汉攻下来。迎战的都是杨业,这个北汉的猛将是北汉迟迟不被攻不下的主要原因。杨业一生中最好的年华,最能打的时光都在对抗北宋。
直到宋太宗攻打北汉,北汉君主刘继元抵抗不住,投降了。可那个叫刘继业的悍将杨信还在顽强抵抗。
宋太宗实在没办法,他也不想跟杨信硬扛,跟一个忠义的猛将对抗,结局只有两败俱伤。他让刘继元写了一封信,并派亲信亲自送给杨信,劝他投降。忠肝义胆的杨信知道大势已去,痛哭流涕,就这样也投降了北宋。
宋太宗对于这个北汉的名将十分欣赏,他下令要他改名,不能叫刘继业,让他姓回原来父亲的姓——杨,继业去掉一个继字,变成了杨业。
所以杨业一生经历了三个名字,父亲取的杨贵重,在北汉被改为刘继业,投降北宋之后又被改为杨业。这也是他人生三个重要阶段的写照,三个名字代表了三段不同寻常的经历。
宋太宗还赐予杨业军权,让他成为北宋一名大将。
太平兴国五年,辽景宗派十万大军叩响雁门关。宋太宗派潘美为主将和杨业为副将出关迎战,潘美带着大军正面攻打辽军,让杨业带着几百精锐骑兵,绕过契丹到了辽军后方杀入,南北夹击,打辽军一个措手不及,雁门关大捷。
辽军在前面用心对抗潘美主军,没有想到后方还有杨业的精锐,他们不知道杨业那边有多少人,只看到杨业的队伍打着杨字军旗,军心涣散,溃不成军。
自此,辽军看到杨字军旗就心里发怵,杨业得到一个外号叫“杨无敌”。
树欲静而风不止,杨业的军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和嫉妒,边疆很多将领都写信给宋太宗状告他的诸多缺点和毛病,其中一条最严重的就是说这个姓杨的降将对大宋不忠诚。宋太宗看完后把所有的信打包一并发给杨业。
杨业收到这包信,看完这些将领对自己的控诉,太宗皇帝居然不怪罪,还把书信全部给他,他顿时感动地又是痛哭流涕。宋太宗用极高的政治手腕又笼络和控制了一名大将。
这就是真实的杨家将,在戏剧故事里, "杨家将"遭奸臣潘仁美迫害而壮烈战死,并不属实。而且杨宗保、穆桂英这些也是因为剧情需要才有的虚构人物。